北京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长期开展铁路专用移动通信、新一代信息通信等研究,是国内领先的移动通信研究队伍。1997年开始的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给研究所带来了发展机遇;2005年研究所建成国内唯一的铁道部GSM-R实验室;2009年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研究所成立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实验室,并于2013年获CMA认证、2015年获CNAS认证;2015年研究所建成北京市高速铁路宽带移动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研究所建成国家铁路局宽带移动信息通信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2022年研究所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现代通信研究所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紧密围绕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从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核心装备研发,具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实力。研究方向包括轨道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5G-R)、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B5G/6G)的理论与关键技术、AI与通信融合、信息安全、物联网与智慧交通、绿色通信、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
现代通信研究所承担了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国合专项、国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成果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以及5G/6G新一代信息通信系统,为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积极贡献了力量。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铁道学会特等奖1项等2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信息通信领域十大进展1项、物联网领域十大科技进展1项。
现代通信研究所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讲师和工程师10余人,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国科协青托5人、IEEE Fellow 2人、IET Fellow 1人、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1人、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2人,团队成员担任IEEE Tra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JSAC等顶级期刊编委或专刊首席编委。
现代通信研究所近5年培养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近200名,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所培养的研究生多次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电子学会/通信学会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国家奖学金等,多名学生逐渐成长为各领域及机构的学科/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