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学科基本情况
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发源于1910年我国成立的第一所专门培养铁路管理和电信信号的铁路管理传习所和北京邮电学校。199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批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实力持续增强,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获得全国第8名的优异成绩,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分别获评A-和A等级。2023年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37位。
(二)学科定位与目标、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服务国家“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战略,立德树人,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构建国际领先的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基地,显著提升贡献全球信息科技进步的能力,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成位于国内第一梯队、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学科。
依托简水生和袁保宗、李承恕、谈振辉等前辈奠定的良好基础,形成未来信息网络与移动互联网、新型特种光纤光电器件及光纤传感、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与铁路移动通信、数字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等学科方向,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
聚焦“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高铁走出去”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相关重要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科学前沿研究有新意和突破,在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中起到引领作用,构建有影响力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三)学科师资队伍情况
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院士、973 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IEEE Fellow,以及国务院信息与通信学科评议组成员。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和科技部创新团队,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
(四)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信息和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为本,成效显著。形成了“三全育人”思政体系和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获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5门,首届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2008年以来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14项,2021年以来获电子学会等优秀论文奖7人次,160人次获得国家科技竞赛奖。学科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源年均占比68%,历年推免生生源比例均在5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100%。
(五)学科科研水平及学科平台情况
科学研究顶天立地,成果丰硕。2021年以来获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项,国防千万以上项目3项,累计主持项目493项,科研经费5.1亿元,其中国防科研经费占比31%,横向科研经费占比22%,成果服务信息、轨道交通、国防等领域。2013年来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 项,2021年以来主持获中国电子学会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
学科平台资源丰富,运行有效。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2011 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六)学科国内外影响力、社会服务情况、突出建设成效。
在智慧标识网络体系、信息安全光路交换网、高速铁路专用通信网络、可逆信息隐藏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提出了系列标准规范,成果在轨道交通、军事国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轨道交通移动通信实验室获得国家铁路集团和CNAS、CMA 认可,学术带头人担任国家6G 总体组专家。
攻克信息领域理论难题,解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创建了智慧标识网络系统,成功应用于应急通信等多种行业专网;自主研发了基于大规模硅基光子集成技术的光子AI 芯片,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国家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构建了中国铁路专用移动通信标准体系并研发关键技术装备,有力保障全系列高速列车和京张等高铁安全有效运营;攻克了北斗卫星高动态精确制导和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各领域各平台;解决公共安全专用移动通信网络互联互通测试难题,研发了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协议分析仪,为国庆70 周年阅兵提供有效通信保障。
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提升国内外行业领域话语权。主持制定了自主互联网协议标准、IEEE/ISO/IEC 国际标准,被ITU-R、3GPP 等采纳标准提案26 项。提出铁路LTE-R 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形成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等24 项。
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顶级学者指导引领了本学科发展。20 多人次担任IEEE 1888.2 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委员、IEEE 北京分会主席、IEEE Trans.Cyb 等期刊编委。投身科学普及人才培训,发挥智库作用服务经济社会。该学科已累计培训高速铁路通信技术骨干和师资3200 余人;多人参与国家和行业规划的制定,充分发挥了学术专家的智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