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English
师资队伍
首页
  /  
师资队伍
基本信息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chengli@bjtu.edu.cn

通讯地址

交大科技大厦8层

邮编

100044

教育背景

2011.09-2014.04   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硕士学位

2006.09-2010.07   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03-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本人招收: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硕士(学术型)

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专业学位)

2025年有学术硕士名额,欢迎有意在我指导下攻读硕士的同学,联系咨询与报考    chengli@bjtu.edu.cn

本人在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研究所,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

  • 6G移动通信
  • 区块链技术
  • 智能交通、车联网与边缘计算
  • 软件无线电应用



科研项目

国家(工信部等)专项: 2023年空天车地海一体化电磁孪生测试仪项目,1365万, 2023-2026
知识产权许可项目: 一种基于5G测试信号的无线信道录制方法、装置和介质专利许可, 2024-202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2024年IT技术体系深度云化及自主可控应用替代方案研究项目采购合同, 2024-2025
红果园(横): 基于容器云网络仿真平台的分布式物理链路开发, 2024-203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数字验证系统, 2024-2030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开发, 2024-2025
红果园省部级"科工局": 复杂yg网络的多域aq关联与xt认证关键技术, 2023-2024
知识产权许可项目: 一种基于5G运营信号的信道录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终端专利实施许可项目,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金属管道环境漏泄电缆无线信道测量, 2022-2025
知识产权许可项目: 一种基于5G测试信号的无线信道录制方法、装置和介质专利实施许可,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面向典型行业场景的5G信道测试方法研究, 2022-2024
知识产权许可项目: 一种基于OFDM调制信号的无线信道探测方法及装置专利实施许可, 2022-2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高速轨道客车车组间及车辆间无线感知理论与关键技术, 2022-2025
基础研究项目: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共识机制研究, 2022-2025
知识产权许可项目: 一种基于5G运营信号的信道录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终端专利实施许可, 2022-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5G频段干扰信号回放方法研究, 2021-2023
红果园省部级"企事业"(新): 高速磁悬浮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2020-2025
其他部市(2020.10起仅限省部级科技计划\基金\专项): B5G典型场景无线信道建模, 2020-202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常导高速磁浮铁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评估, 2019-2025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轨道交通5G关键技术研究, 2019-2023
红果园国家重大专项(参加): 网络YCXW分析与YC技术, 2018-2022
重大资助项目: 后5G智慧物联中面向物理与链路层关键技术研究, 2019-2026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5G室内典型场景信道模型研发, 2018-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铁路周界安防技术研究, 2018-2021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5G 高铁信道模型开发, 2018-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LTE-M服务质量分析与仿真测试, 2017-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随机早检测与时间域队列管理方法试验, 2017-2019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引入反馈的AOS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性能测试, 2017-2018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高速铁路LTE-R系统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技术研究, 2015-202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HLA-RTI的AOS自相似业务流数据链路软件测试, 2015-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基于HLA-RTI的AOS自相似业务流数据链路软 件测试, 2015-2017
重大资助项目: 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新型无线信道仿真技术研究, 2014-2017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OPNET下基于移动代理的路径规划技术软件测试, 2014-2015





教学工作

本人为学校优秀实验教学主讲教师,主要从事软件无线电、无线通信方向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课程:

1. 《通信原理实验》

2.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3. 《无线通信课程设计》


论文/期刊

李丞,吴昊,卢云龙,熊磊,董琛,李静.Smart Contract-based Right-of-way Trade with Game Theory in Blockchain-Enabled Internet of Vehicles.Applied Sciences,2024,6(14). (SCI/EI).
李丞,吴昊,熊磊,卢云龙.An IoV-PBFT Consensus-Based Blockchain for Collaborative Congestion Avoidance and Simulation Tes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2022,2022(2022). (SCI/EI).
卢燕飞,刘颖,周春月,李丞.基于全程全网概念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2(41)
周春月,李丞,卢燕飞.移动通信实验箱GSM模块的3G/4G升级改造.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35)
李丞,卢燕飞,赖威,王凯冬,段胜贵.远程软件无线电开放实验平台设计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2018第2期(第35卷)
熊磊,谈振辉,李丞.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Evaluation of LTE in High speed Railway.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2016
张梓轩.移动通信实验箱GSM模块的3G/4G升级改造.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集(2017),2018

Cheng Li, Zhangdui Zhong, etc. "A Modified Inhomogeneity Measure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IMIS 2013, pp:371-374. (EI Index) 
Cheng Li, Zhangdui Zhong, etc. "A Novel Mobility Mode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icon 2013. 
李丞等,《基于FPGA的实时互相关运算器》,《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 
Wei, JX(WeiJingxing), Li,C(LiCheng), etc.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Volume 10(2009), NO.4, "The Design of an Optic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SCIE/EI) .


专著/译著

1. 李丞等编著,《基于软件无线电和LabVIEW的通信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11.

2. 熊磊,李丞 译,《GPU与MATLAB混合编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04.

专利


授权专利:
车队快速通过拥挤交叉路口的方法及系统,2025
一种基于5G测试信号的无线信道录制方法、装置和介质,2022

授权软件著作权:

5G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仿真实验系统
专业综合实验--电信传输网络构建虚拟仿真实验软件
基于LabVIEW平台的扩频通信软件
基于LabVIEW平台的信道均衡软件
基于LabVIEW平台的正交频分复用软件
基于LabVIEW平台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基于LabVIEW平台的卷积码编解码软件


获奖与荣誉

1. 教学工作

(1)全国实验教学案例一等奖,主持

(2)中国教育技术仿真案例一等奖,主持

(3)国家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参与

(4)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教学成果一等奖: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共建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模式研究与实践

(5)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开放性实验改革

2. 所指导学生团队先后获得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入选北京市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

(3)“诺基亚贝尔”杯创新大赛校一等奖;

(4)交通科技大赛校三等奖。

3.近年指导大创项目: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共识算法,彭宇航,李瑜川,李凌风,2021.

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的高速列车关键部件异常检测,李科成,程起初,吕梦.2021.

基于区块链的V2V安全信息分发, 张栋榆,田静雪,吴锦平. 2020. (市级)

城市车辆移动特征分析与仿真平台,张家鼎,姬鹏程,丁思宇. 2020(市级)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通信终端,胡俊,田伟康. 2019(市级)

城市场景下的无人驾驶多车通信系统,王明凯,张子浩,杨雯鑫,2019(市级)

城市车辆移动模型与仿真,王鼎,王重人,朱南方,2019(市级)

十字路口场景下的无人驾驶通信系统,徐栋骁,姜宇,曾嫣然,2018(市级)

基于物联网的公安视频安全接入策略,刘赛,康舒雅,郝一涵,2018(校级)

缩微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小车协作通信系统,刘恒,戈弋,杨熙,2017(国家级)

远程软件无线电开放实验平台的设计,赖威,段胜贵,王凯冬,2016(市级)

基于车联网的无人驾驶小车,王瑾,胥英豪,李甜甜,2016(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