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 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3年2月 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
1999年12月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副教授
2000年5月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教授
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 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主任
2022年1月至今 移动专网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973”计划,智慧协同网络理论基础研究,2013-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未来网络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2013-2017;
北京交通大学:标识网业务演示系统开发,2011-2012;
北京交通大学:一体化标识网络实验系统研究开发,2012-2013;
国家重大专项: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试验验证,2010-2012;
红果园:一体化网络,2011-2012;
国家重大专项:移动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2011-2012;
北京交通大学:一体化标识网络平台模拟系统研制,2010-2012;
国家重大专项:全IP宽带移动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2009-2010;
北京交通大学: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开发与建设,2010-2011;
科技部“科技支撑”:新一代可信任互联网可扩展路由关键技术,2007-2010;
国家发展改革委:CNGI-移动通信网IPv6接入网关-2,2008-2010;
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理论与关键技术,2009-2011;
红果园:BJTU.STAR PA3600型,2008-2009;
红果园: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2008-2009;
国家“863”计划:IPv6低速无线个域网体系结构与组网技术,2007-2009;
教育部“创新团队”:未来互联网络体系研究,2008-2010;
国家“973”计划: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服务体系结构原型系统的研制与验证,2007-2012;
国家“973”计划: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理论与结构,2007-2012;
教育部:可信移动互联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研究,2007-2008;
国家“863”计划:高性能IPv6路由器协议栈软件,2005-2005;
国家“863”计划:一体化网络服务新技术及新一代网络面向业务的恢复与控制技术研究,2005-2006;
科技部:IPv6的串接式专用阻断设备,2003-2003;
国家“863”计划:高性能IPv6路由器协议栈软件,2002-2004。
红果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架构及理论,2012—2013;
红果园国家级“四总部”:未来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与协议实现技术研究,2012-2015;
红果园国家级“四总部”:未来网络管理协议与技术,2012-2015;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未来互联网体系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2009-2012;
张宏科,裘正定,《ATM网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中国.
张宏科,裘正定,《ATM网络互联原理与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
张宏科,《IP路由原理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
张宏科,张思东,刘文红,《路由器原理与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中国.
张宏科,苏伟,武勇,《网络处理器原理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
张宏科,张思东,苏伟,《路由器原理与技术(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中国.
张宏科,苏伟,《IPv6路由协议栈原理与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
张宏科,苏伟,《路由器原理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中国.
张宏科,苏伟,《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中国.
张宏科,许长桥,苏伟,罗洪斌,《Routing Optimization for Inter-Domain Traffic Engineering under Identifier Network》,IGI Global,2014年,美国.
张宏科,苏伟,权伟,《Smart Collaborative Identifier Network》,Springer,2016年,德国.
1 |
Method of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 based on relational paths |
US 8068439B2 |
第一 |
2 |
一种基于IPv6的移动互联网络接入方法 |
ZL 200510008690.6 |
第一 |
3 |
一种IPv6网络中实现动态域名更新的方法 |
ZL 200510011562.7 |
第一 |
4 |
一种移动网络中基于熵模型的移动路由器选择技术 |
ZL 200510011929.5 |
第一 |
5 |
一种基于IPv6的网络性能分析报告系统及实现方法 |
ZL 200510132775.5 |
第一 |
6 |
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协议栈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 |
ZL 200510132776.x |
第一 |
7 |
一种基于SNMP的IPv6传感器网络节点管理方法 |
ZL 200510134578.7 |
第一 |
8 |
一种实现一体化网络服务的体系结构 |
ZL 200510134579.1 |
第一 |
9 |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
ZL 200610001825.0 |
第一 |
10 |
一种基于IP/MPLS/BGP的多域组播一体化数据分发结构及方法 |
ZL 200610001829.9 |
第一 |
11 |
实现一体化网络中普适服务的方法 |
ZL 200610169726.3 |
第一 |
12 |
IPv4/IPv6双栈IP-DSLAM系统及实现方法 |
ZL 200610169728.2 |
第一 |
13 |
基于层次的嵌套移动网络路由优化方案 |
ZL 200710065114.4 |
第一 |
14 |
适用于移动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协作节能路由图构造方法 |
ZL 200710121122.6 |
第一 |
15 |
一种一体化网络移动切换管理的实现方法 |
ZL 200710121746.8 |
第一 |
16 |
一种网络资源与服务的统一描述方法 |
ZL 200710121749.1 |
第一 |
17 |
实现一体化网络位置管理的方法 |
ZL 200710122012.1 |
第一 |
18 |
扩展UDDI实现语义及个性化查询的方法及系统 |
ZL 200710175416.7 |
第一 |
19 |
一种基于集中服务的分布式对等网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ZL 200710175874.0 |
第一 |
20 |
一体化网络网通层服务质量保证结构和运行方法 |
ZL 200710175875.5 |
第一 |
21 |
一种移动组播路由优化方法 |
ZL 200810223977.4 |
第一 |
22 |
一种基于多跳的移动组成员管理方法 |
ZL 200810224360.4 |
第一 |
23 |
一种适用于特定场景的移动IP解决方法 |
ZL 200810224387.3 |
第一 |
24 |
一种WLAN无缝切换中新链路建立的自适应触发方法 |
ZL 200810227214.7 |
第一 |
25 |
基于多信道同步检测下移动终端的垂直切换方法 |
ZL 200910077330.x |
第一 |
26 |
实现一体化网络归属域信息扩散的方法 |
ZL 200910077365.3 |
第一 |
27 |
基于路径关联化的多路径并行传输方法 |
ZL 200910078888.x |
第一 |
28 |
基于标识的组播路由实现系统及其方法 |
ZL 200910089921.9 |
第一 |
29 |
一种外部网关协议的多路径建立和转发的方法 |
ZL 200910089922.3 |
第一 |
30 |
地址分离映射网络中DDoS防御方法 |
ZL 200910238098.3 |
第一 |
31 |
基于效用最优的网络分层映射及实现算法 |
ZL 200910241619.0 |
第一 |
32 |
使用令牌机制保障源地址真实性的安全接入系统及方法 |
ZL 200910242626.2 |
第一 |
33 |
一种增强源地址真实性保障的令牌更新方法 |
ZL 200910243705.5 |
第一 |
34 |
增强源地址真实性保障的密钥申诉方法 |
ZL 200910244175.6 |
第一 |
35 |
一种身份与位置映射关系的实现方法 |
ZL 201010159719.1 |
第一 |
36 |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 |
ZL 201010173710.6 |
第一 |
37 |
用于标识分离映射网络的数据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ZL 201010201392.x |
第一 |
38 |
一种实现一体化网络子网移动的方法 |
ZL 201110098031.1 |
第一 |
39 |
一体化标识网络与传统IPv4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法 |
ZL 201110119454.7 |
第一 |
40 |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一体化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
ZL 200710121753.8 |
第二 |
41 |
一种支持有效域区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径路由机制 |
ZL 200910088730.0 |
第二 |
42 |
一种标识分离映射网络中IPSec网关自动发现的方法 |
ZL 201010515937.4 |
第二 |
43 |
采用树形拓扑关系避免路由环路的方法 |
ZL 201110151082.6 |
第二 |
44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location management of mulitihomed terminals in universal network |
US 8351349B2 |
第三 |
45 |
一种家乡代理信令消息有效保护方法 |
ZL 200610076115.4 |
第三 |
46 |
基于标识的一体化网络终端统一接入控制方法 |
ZL 200710121745.3 |
第三 |
47 |
一种基于传输协议SCTP和DCCP的SIP网络电话实现方法 |
ZL 200710122011.7 |
第三 |
48 |
实现一体化网络中多家乡终端的位置管理方法与系统 |
ZL 200910077366.8 |
第三 |
49 |
一种实现流控制传输协议的动态流创建方法 |
ZL 200910078887.5 |
第三 |
50 |
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发送的选路方法 |
ZL 200910079350.0 |
第三 |
51 |
一种基于标识的组播管理方法与系统 |
ZL 200910090735.7 |
第三 |
52 |
接入网络主机标识平面路由方法及系统 |
ZL 200910091654.9 |
第三 |
53 |
一种地址分离映射网络中IPSec-VPN的部署方法 |
ZL 200910093235.9 |
第三 |
54 |
接入网络的标识组播路由方法及系统 |
ZL 201010101643.7 |
第三 |
55 |
实现一体化网络寻呼机制的方法 |
ZL 201010112580.5 |
第三 |
56 |
一体化网络移动终端自动切换方法 |
ZL 201010120827.8 |
第三 |
57 |
用于标识分离映射网络的网络认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ZL 201010221126.3 |
第三 |
58 |
一种由传统互联网向一体化标识网络的过渡方法 |
ZL 201010264896.6 |
第三 |
59 |
一种基于标识分离映射网络的映射欺骗防范方法 |
ZL 201110127032.4 |
第三 |
60 |
实现移动接入网关可靠性的保障方法 |
ZL 201110028262.5 |
第三 |
61 |
一种一体化网络中映射服务器的DHT部署方法 |
ZL 201110098006.3 |
第三 |
62 |
一种衡量一体化标识网络接入交换路由器映射性能的方法 |
ZL 201110103801.7 |
第三 |
63 |
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 |
ZL 201110106673.1 |
第三 |
64 |
一种资源导向服务组合选择方法 |
ZL 201110110129.4 |
第三 |
65 |
基于一体化身份域和位置域分离的路由方法及系统 |
ZL 201110112042.0 |
第三 |
66 |
一种基于标识分离映射网络的映射欺骗防范方法 |
ZL 201110127032.4 |
第三 |
67 |
一体化标识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
ZL 201110134581.4 |
第三 |
68 |
基于一体化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ZL 201110134961.8 |
第三 |
1、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
2、2016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
3、2016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排名第1;
4、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
5、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1;
6、2012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7、2011年度IEEE 1888国际标准化组织杰出贡献奖,个人;
8、2008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
9、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10、2004年度入选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1、2003年度茅以升科技进步奖;
12、2001年度詹天佑科技进步奖。
1、IEEE Fellow
2、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3、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
4、北京通信学会副理事长
5、IEEE 1888.2 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
6、IEEE IOTJ、IEEE TNSM期刊 副主编
7、电子学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