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English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电信学院教师应邀出席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 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浩埔杯)研讨与培训会议并作报告

  2025年3月29日,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浩埔杯)研讨与培训会议在北京邮电大学隆重召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陶丹、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霍炎应邀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开启智慧教学之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旨在进一步推广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的数智化教学成果,搭建起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广阔平台,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汲取精华、博采众长,从而加快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智慧教学水平。

  本次会议邀请5位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教学专家作关于智慧教学相关内容的主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陶丹以“AI赋能电子信息教学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为主题,从AI赋能电子信息类教学转型、实践探索与创新、AI赋能教学建设思考三个方面进行汇报,强调AI赋能需回归教育本质,重构师生共创关系,平衡技术应用与伦理风险,为电子信息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范式。

  本次会议还邀请多位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优秀案例获奖者介绍如何运用数智化的技术和理念,打造生动、高效、个性化的智慧教学模式,展示如何借助AI等技术创造全新的教学场景和体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霍炎教授作为一等奖获得者,做了题为“数字化赋能模拟电子技术”的报告。以“小信号放大电路”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多元数字技术破解传统教学难点。针对模电课程知识点抽象、工程实践性强、学生理解困难等问题,课程组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融合AR动态演示、H5交互工具及大模型技术,构建了立体化数字资源体系。霍炎教授指出AI技术虽能优化学习路径、促进教育公平,但教育本质仍应聚焦能力培养,需在智能化工具与创新教育理念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陶丹教授和霍炎教授的报告不仅系统展示了电信学院在AI+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全国性权威平台凸显了电信学院的教学改革先锋地位,也为电信学院争取了更多资源整合与校际合作机遇,助力雄安校区智能化实验中心建设规划落地。

  学院与会老师还包括北京市教学名师侯建军、第一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高校教师智慧教学案例竞赛二等奖参赛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