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English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北京交通大学戚鹏和吉林大学高一星应邀做物联网前沿学术报告

2023417日上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陶丹教授邀请到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戚鹏老师和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高一星副研究员做物联网前沿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由陶丹教授主持电信学院本科生及威海通信工程二学位学生在内的80余人次线上线下共同聆听了本次报告。

首先,戚鹏老师做了题为《物联网智慧运维》的报告。随着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设备数量迅猛增长,泛在设备依托各种网络进行通信及交互,独立或协作完成各种服务任务。但基础设备与服务规模的激增,也加剧了物联网系统环境的复杂性,为物联网的运维服务带来巨大挑战。物联网运维是确保设备和系统在可接受的性能和可靠性下运行所必须的管理活动。戚鹏老师从物联网知识整合与智能运维技术两方面展开本次报告:一方面,面向海量物联网数据,构建物联网时序知识图谱,设计以事件、服务及设备为核心的分层架构,实现物联网动静态知识的充分整合;另一方面,在知识图谱基础上,研究一种适应“云--端”体系的一体化智能运维架构,以保障物联网运行稳定性为前提,以快速发现和定位异常为目标,设计运维模型训练、更新及迁移策略,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随即,高一星老师做了题为《人形机器人及其在智能辅助穿衣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医疗健康、养老助残、家庭与公共服务等领域对涉及柔性物体如衣物等的人--物交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成熟的服务机器人常用于迎宾、接待、讲解和配送等场景,可执行的任务模式有限,在面对诸如辅助穿衣等复杂场景下的近距离人--物交互任务时仍面临巨大挑战。为此,高一星老师首先介绍人形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近况,然后介绍人形机器人在智能辅助穿衣中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进展。从社会应用层面看,人机物三元融合已广泛应用到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多个方面。最后总结认为通过探索人机物内在协同规律和交互机制,提升机器的感知、应变能力,从而可以推进人机关系的发展,最终助力机器智能水平的提升。

两位老师生动详明的报告内容和治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给与会师生很大的启发和思考,也为同学们拓展了物联网与大数据和前沿技术视野。报告结束后,戚鹏老师和高一星老师对与会师生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最后,陶丹教授结合会议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两位老师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