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行走访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双方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协同伙伴关系、在多方面深化和推进合作项目落地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出席本次会议的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艾渤、学院副院长王剑,以及铁科院集团公司通号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雪松、副所长李刚、科信部主任徐宁、总工室主任赵阳、人资部主任孙婕、综合部副主任、经开部副主任刘斌。会议结束后,电信学院领导一行与就职于铁科院通号所的交大校友进行了亲切座谈。
张雪松首先代表通号所向电信学院一行表示欢迎,肯定了双方多年来的合作基础,感谢电信学院为通号所培养和输送的优秀人才,目前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接着介绍了通号所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悠久的历史、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重点技术攻关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等;强调其与交大电信学院文化传承相近、工作内容互补,希望未来在更多领域达成合作。
唐涛表达了继续同铁科院通号所持续通力合作的意愿;结合亲身实践,回顾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历程,以及建设产教融合平台的思路和构想,希望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产教同盟;铁科院通号所具有技术和装备的双重优势,希望其更多关注、更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可以通过加强交流弥补学校在以上方面的不足;在轨道交通和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的大背景下,双方可以在川藏线建设等重大重点项目中协同攻坚,齐心聚力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赵岚介绍了学院情况,包括学院机构设置、学科及专业设置、人才队伍、学生人数、科研平台等;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和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新动向:包括加强本科教育、打破本研割裂、本硕博培养一体化等,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教学平台建设,其主旨在于夯实基础,与目前科研评价中“破五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导向相一致,也是学院加强产教联合的初衷;而电信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比较光辉的历程主要在于以陈后金、戴胜华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师,多年来躬身于一线教学实践,在行业内产生了非常强的影响力,接下来在已有平台基础上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交叉将更有意义。
艾渤结合自己入校以来的工作经历和主要研究方向,谈到了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强调发挥各自优势,从现场提炼出科学的问题和方法,响应国家号召,到现场去,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呼吁双方在5G等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发挥近邻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传统合作伙伴的深层次合作;另外人才培养中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是学科评估的重要环节,希望通号所主导的项目可以为交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更高质量实践平台。
王剑总结了学院与通号所以往的科研合作情况,包括重点合作项目、重点合作研究领域等;表示通号所在行业内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尤其在应用方面,学校则相对偏重科学研究,未来双方可以在诸多方面进一步探索以及深化合作,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产教融合的发展;另外交大校友广泛分布、就职于铁路通信信号领域相关单位,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持续关注母校的发展,校友个人发展也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母校会继续为校友提供成长和深造的平台。
之后,铁科院集团公司通号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雪松就电信学院领导一行提到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人资部主任孙婕对交大毕业生的素质表示了高度认可,认为交大电信学院的人才培养与铁科院通号所的专业需求契合度很高,同时介绍了通号所的人才培养经验,欢迎交大学生提早明确研究方向和领域,有机会来通号所实习实践。科信部主任徐宁则以交大校友的身份,讲述了一路走来的成长,包括在毕业后继续参加交大老师的团队,合作了国铁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希望今后能在理论性研究、前瞻性课题中与母校有更多合作。综合部副主任、经开部副主任刘斌汇报了通号自主研发系列产品的情况,覆盖了国家铁路和城际交通,在京张铁路等项目上得到应用,提议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双方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开展技术上的合作。总工室主任赵阳表示未来需要跟交大更紧密的合作,深入现场,将实践问题凝练为理论问题,对后续立项和研究都会有所助益;同时也作为交大校友和铁道协会自动化委员会秘书长,希望借此平台,组织专家和学校老师到现场开展调研,弥补现场的技术需求。副所长李刚总结了和交大合作的情况,包括5G方面已有一些合作成果、课题方面已有一些合作基础,双方各有优势,发展态势也处于领先位置,有利于在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上开展合作。
最后,电信学院领导一行与我校校友:通信事业部梁轶群(2007届校友)、城轨中心副主任孙磊(2008届校友)、车站计算机联锁事业部郭亮(2016届校友)、车站计算机联锁事业部许镇(2018届校友)、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事业部杨森(2018届校友)进行了亲切的座谈。校友们畅所欲言,普遍认为学院培养契合企业需求,承载着交大人的优良传统,校友们在工作岗位上认真严谨、勤恳履责、做事踏实,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由于在校期间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建议学弟学妹注意积累专业课和计算机能力培养,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导师的科研课题,创造实习实践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执行力、表达能力。校友们纷纷表示本次座谈机会非常好,多年来交大校友资源丰富,“老带新、传帮带”的机制尤其有助于刚毕业青年校友身份的转换和工作环境的适应,建议在行业重点单位内部建立校友组织。学院领导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感谢校友们对于母校的关注,也会在今后依据大家意见持续改进工作,包括加强专业影响力、让校友工作更有内涵、更聚焦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以下简称通号所)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铁科院)下属的铁路通信信号技术领域具有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整体功能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来,以推进铁路科技进步、加速铁路现代化建设、服务运输为己任,致力于铁道通信信号领域共性、关键性、前沿性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新器件,采用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通信信号技术体系。围绕铁路技术发展,充分发挥通号所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试验设备完善的综合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技术装备产品。竭诚为铁路运输现场提供“先进、成熟、经济、安全、可靠”的通信信号技术装备。本次会议增进了双方的情感交流,促进了信息的交换,将双方平日里局部的接触转变为整体接触后碰触出更多合作思路和火花,为进一步建立产教联盟、将合作项目落实、落细、落小开创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