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8月2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情信晋北,助乡欣农”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山西省朔州市和大同市开展“青助·振兴”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团委教师张欣煜全程指导。实践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战略,深入乡村基层,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入户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并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图 1 在右玉县委大院旧址前的合影
7月27日-7月29日,实践团在朔州市右玉县调研,围绕“右玉精神”,实践团参观了右玉精神发祥地——右玉县县委大院旧址,在右玉精神展览馆接受现场教学,参观了苍头河湿地公园、四五道岭松涛园和南山公园的绿化丰碑,深刻感受到了右玉人民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此外,实践团也考察了右玉县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走访了右卫镇东兴村和红旗口村,调研了晋西北油画写生基地—右卫艺术粮仓,了解了当地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
图 2 在东兴村的合影
7月30日-8月2日,实践团来到大同市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三大主题进行深入调研。在云州区,实践团考察了唐家堡村黄花基地和坊城新村,在驻村第一书记陈巨文的带领下,了解了黄花产业的规模、产值和市场定位,见证了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灵丘县,实践团参观了红石塄乡十里沿河小镇,了解了当地如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来推动乡村振兴。在新荣区三墩小学,实践团与当地师生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需求。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与东河南镇小寨村非遗传承“含水人家”,深刻理解了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图 3 调研十里沿河小镇渔业养殖情况
调研活动中,实践团深入参与,积极贡献,受到了大同市广播电视台、大同日报和山西青年报的特别关注和报道。“情信晋北,助乡欣农”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彰显着电信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和贡献,体现了青年一代服务社会、助力国家发展的决心与能力,激励着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投身国家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图 4 实践团被大同广播电视台报道